返回 宪节皇后邢秉懿令人悲叹  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宪节皇后邢秉懿令人悲叹

    诗和远方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http://m.biqugess.com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3/3)页
仅此一句,怨而不怒,哀而不伤,由此可以看出她是温厚重情的女子。

赵构在南京应天府(今商丘)称帝后,遥尊母亲韦氏为宣和皇后,遥册妻子邢秉懿为皇后。但这样的“殊荣”对后来在金国“浣衣院”实为军妓营里遭受折磨的生母和发妻来说实在是天大的讽刺。

曹勋逃归后,在南京把信令交给赵构,赵构哭着把徽宗的密书传给众臣看,古代中国长期形成了“国不可一日无君”和“ 家天下”的观念,做为唯一没被金军掳走的皇子,挽国家之将倾的大任必然落在赵构肩上。

可惜,赵构缺乏“恢复中原,还我河山”的气概。他一路南逃,逃到杭州方敢停下,宣称只是临时安顿,故将首都命名为“临安”。对着父兄留下的遍地烽火,内外夹攻的破烂江山,赵构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,他着力于稳定局面,整顿内治,畅通政令,恢复民生。“临安”十年后,这半壁河山奇迹般繁荣起来。而金国由于连年用兵,内讧不断,政局动荡,已无力大规模南侵。在这种局面下,赵构却开始阻止主战派聚兵北伐的建议,醉心于琴棋书画。不久,他宣布正式建都杭州,开始不断派遣使者与金国议和。

赵构低声下气地敬献誓表,向金国称臣:“承蒙你们看得起,我将愿意作为你们的附属国,世世代代,子子孙孙,永远奉守臣节。如果,我背叛这个誓言,上天的神明也不会放过我,让我摔死,赵氏家族也会灭亡,分割我的国家。臣下今日既进誓表,还望上国早点降下誓诏,使我国有所凭证。”

上一段文字是原文别样翻译,其表露的意思还是跟原文一样的。

1141年(绍兴十一年)年底,宋金终于鉴定了和约。和约规定宋向金称臣;每年向金进贡银二十五万两,绢二十五万匹;东到淮水,西到大散关为国界,十多年来韩世忠、岳飞、吴玠等主战派将领浴血收复的的失地都割让金朝。割地称臣换来金熙宗“开恩”,在次年放还赵构的生母韦太后,以及宋徽宗、郑皇后、邢秉懿的灵柩归宋。

邢秉懿当了十二年的“皇后”,没有过一天皇后的日子,于1139年(绍兴九年)死于五国城,时年34岁。在邢秉懿的灵柩前,赵构长恸不已,自在南京遥册她为皇后,他就没有再立皇后,终于等到她回来,却已是一具枯骨,他追谥邢秉懿为懿节皇后,并隆重安葬。死者无觉,哀荣不过是风吹即散的灰烬。自收到她的那只耳环,十五年过去了,他让她藏着另一只耳环,怀着“早还”的空梦,血泪空流,望断了归路。或许悲歌可以当泣,或许远望可以当归………

很长时间里,赵构心情抑郁,甚至不能上朝,吴贵妃为了宽慰他,特意为自己两个才华横溢的侄儿吴珣、吴琚娶了邢秉懿娘家的两位姑娘,让赵构深为感动。1143年(绍兴十三年)赵构感念吴贵妃多年来与他同甘共苦、生死相随,立她为后,至此,十六年来中宫虚设的南宋宫廷有了第一位皇后。

时人张扩《挽懿节皇后词》:

内治推炎宋,名参列后贤。若为忧国步,遽报损天年。未畅关雎化,空腾炜管传。六宫遵旧训,女则有遗篇。

仿佛邢秉懿是在宫廷里安稳过日子的贤后。遭受家国巨变,随中原衣冠南渡的张扩非常了解邢秉懿的遭遇,也正是因为感同身受才不忍写出。后世人回望痛史,对辜负邢秉懿的赵构已经没有宽容,明人陈鉴写道:

日短中原雁影分,空将环子寄曹勋。

黄龙塞上悲笳月,只隔国安一片云。

悲从何处来?

悲从心中来!

宪节皇后邢秉懿令人悲叹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