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守护的是大明? 衣冠? 忠义?
诗和远方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
http://m.biqugess.com)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第(3/3)页
川楚教乱(从公元1796年-1804年),席卷十余省,保守估计死亡人数约1,600万,但因川楚教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接近上亿……
嘉庆十八年,李文成自号“大明天顺李真 主”(暗喻复辟成功的明英宗)反清复明,这一次更牛,直接在清廷大内太监的引领下自东华门、西华门攻入紫禁城。
道光三十年,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大起义,这个不用说,人人都知道。
咸丰三年,闽南人黄威自称“汉大明统兵大元帅”反清复明,同期上海小刀会,打起“大明国统理政教天下招讨大元帅”大旗……
光绪二十八年,洪全福印制《大明顺天国南粤兴汉大将军讨清告示》,在广州反清复明……
宣统三年,鄂军朱滨偕,自称朱洪武之后,自立为王,起兵反清。
同年,辛亥革命爆发,至此,“反清复明”才逐渐断绝。
但是,直到民国十八年,太行山山区,仍然有百姓始终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……
我只罗列了一部分影响比较大的。
有清一朝,被记载的起义,超过三百次,打着“反清复明”旗号的,占据八成以上。。
而这么多起义的背景,却是建立在来自平民百姓出身的进士,从明朝的49.5%,变成了清朝的10%。
并且,明朝的这个数据,是纯粹平民。
若是放大到“上三代皆非实权官吏”——明初为72.32%,明末为60.73%。
(数据出自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中清老先生{李老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之子},担任两国科学院院士何炳棣老先生。这两位老先生的数据,应该没有人会有异议吧。)
这代表着什么?
——清朝文盲率的滑破天际。
试想一下,就在老百姓文盲率如此之高的背景下,还有这么多人打着大明旗号反清……
谁好谁坏,还用说吗?
古人已经用切身行为,告诉了答案!
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,外国人在广东这个富裕之地,做过调查,就算是广州周围,清朝识字比例是400--500比一!
而且,就算到了太平天国爆发前,清廷的维持法宝,依旧是——残酷虐杀。
外国传教士很多人,都记载了这样的场景——广州郊外,一次性砍掉数百颗脑袋的残酷镇压,是很常见的。
试想一下,这是在清朝整整持续了250余年的残酷文化大灭绝的背景下。(也就清末,统治力不行了,这才取消。)
那么,在明朝当时,百姓对明朝又是什么态度呢?
石柱秦良玉的故事,世人皆知。
广西狼兵、云南摆夷等土人(少数民族)对大明的向心力有多强,这个很少有人知道。
要知道,榆林城被李自成攻打的时候,榆林诸将的第一反应,就是去蒙古搬兵。
现今不管是网络文学界也好,还是传统实体也罢,很少有人将真实的明朝讲出来。
没有人告诉大家——明朝的兵,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汉族。
调动少民参战,并且少民勇于参战——是整个大明一朝的普遍现象。
从明初,一直持续到明末。
甚至,广义上还可以笼罩了清朝。(我这不是指的清朝带着少数民族去打仗,而是少数民族对明朝的态度。)
他们守护的是什么?他们守护的是大明? 衣冠? 忠义? 尊严?
他们守护的是大明? 衣冠? 忠义?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