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古代的高考加分  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古代的高考加分

    诗和远方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http://m.biqugess.com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  高考加分的诟病,年年禁、年年有。其实,回顾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机制,各种荒唐、离谱的加分内容也不少。

“皮相分”

汉魏时期选拔人才没有统一考试,实行的是察举制,看似重才德孝悌,不过相貌也颇为要紧。于是,加分出现了,且称之为“皮相分”——长得帅的加分,长得丑的扣分。想来也有道理,红尘中人哪个不喜欢美女帅哥呢?

刘邦的功臣陈平,原先是魏王咎手下的小吏,因为长得英俊潇洒,坊间传言他跟嫂子通奸。但刘邦根本不在乎这些,第一次见面就给了高分,直接拜为都尉,“使参乘、典护军”,令樊哙、周勃等十分羡慕嫉妒恨。西晋的美男子潘安,二十多岁在太学读书,成绩一般般。权臣贾充负责察举,给他加了“皮相分”,转眼就做了高级参谋。

因皮相被扣分的人,也不少。凤雏庞统有才,长得却磕碜,浓眉掀鼻、黑面短髯,面试时,被刘备扣分;西蜀名士张松,是个小个子,其貌不扬,曹操也给了零分。

到了隋唐,开始有科举考试。但考试成绩只是选拔标准之一。

所谓“身、言、书、判”四项标准中,“身”排第一,体格相貌依然是加分首选。书面成绩相同的考生,谁能踏上显贵之路,很有可能和相貌有关。

中唐名臣卢杞就是因为相貌不够帅,常被人说笑。其实他的出仕源于祖荫,其父祖辈都做过宰相。

唐代大诗人罗隐,书读得好,著述颇丰,可是从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开始,连续七年应进士试,总是名落孙山。相传当时宰相郑畋的女儿特喜欢罗隐的诗,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古代的高考加分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